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幻想文学

幻想文学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> 第1213章 臧登峰公事公办,田嘉明不予配合

第1213章 臧登峰公事公办,田嘉明不予配合(1 / 2)

于伟正书记特别强调,目光锐利地看向台下几位可能涉及泄洪区的县区领导:“各位党政负责同志,在这个问题上,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,要有全局观念!要准确把握、认真执行、坚决贯彻市委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!一旦接到泄洪的正式通知,必须坚决、迅速、无条件地进行泄洪!任何地方、任何个人,都绝不能打折扣、搞变通,更不能为了局部利益而影响全局安排!同志们,在这个问题上,个人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,局部利益必须服从全局利益!我希望各地各部门,要立即认真研究完善本地区的泄洪预案,做好群众转移安置的各项准备工作,一旦接到市里的泄洪指令,必须马上按照应急预案,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!”

听到于伟正书记讲到这里,我的心思猛地一沉,一下子被拉回到了1985年的那场大洪水。当时的地委,也是将泄洪的重担交给了我们东洪县。东洪县按照命令,在指定的区域挖开堤坝泄洪,洪水淹没了大片农田和村庄,虽然极大地减轻了下游各县的防汛压力,保住了更重要的城区和工业区,但我们东洪县,尤其是地势低洼的马关乡,损失极其惨重,成为一片汪洋,灾后重建工作异常艰难。

也正是因为那次泄洪对我们县造成了巨大损失,当时的地委书记周鸿基同志总觉得对时任县委书记,也就是我的老领导李泰峰同志有所亏欠,所以在后来的干部调整中,对李泰峰同志多有照顾,也让李泰峰书记在东洪县县委书记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很多年。而李书记为人稳健,甚至可以说是保守,在一定程度上,也影响了东洪县后来一些年的发展步伐。

我心里暗暗思忖,涌起一股强烈的担忧:“这次……根据气象预报和上游水情,压力似乎主要在下游。按理说,应该不会再像85年那样,把我们东洪县作为主要的泄洪区了吧?可是,万一……万一防汛形势进一步恶化,需要牺牲局部保全局,我们东洪县会不会再次被选中?如果一旦需要泄洪,对今年刚刚有点起色的东洪县经济,特别是对沿线乡镇的老百姓造成的损失,恐怕将是无法挽回的呀!”

于伟正书记的讲话还在继续,他从思想认识、责任落实、物资保障、应急值守、纪律要求等几个方面又做了详细部署。不知不觉,墙上的挂钟指针指向了九点。于伟正书记做最后总结,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决断力:“同志们,今天这个会,时间不长,但内容重要。我们开小会,是为了说大事,定基调,关键在抓落实。今天防汛调度工作会议的精神,各县区、各部门必须立即传达,切实落实下去。市委、市政府将派出督查组,对会议精神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,对工作不力、玩忽职守的,将严肃追究责任!散会!”

会议结束了,但压在每个参会者心头的担子却更重了。我和丁洪涛书记交换了一个眼神,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。我们随着人流走出会议室,心里都在盘算着下一步的工作。丁洪涛拉了我一下,低声说:“走,朝阳,我们现在先去找登峰副市长,这个点应该还在办公室。”

散会之后已经9点。我和丁洪涛书记一起来到了臧登峰副市长的门口。副市长办公室在五楼,但常委的办公室在七楼。臧登峰的秘书小张正在外间整理文件,看见我们连忙起身。

"丁书记、李县长,臧副市长正在批文件,我这就去通报。"

小张轻叩门扉,里面传来臧登峰沉稳的声音:"进来。"

我们走进办公室时,臧登峰正批阅文件。他抬起头,习惯性的推了推眼镜,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:"哎呀!洪涛同志啊,你可真是稀客啊!"我暗道,这不是说洪涛书记来少了!

办公室布置得很简朴,一张两个文件柜,墙上挂着东原市地图。臧登峰站起身,绕过办公桌与我们握手。他的手温暖有力,握手的力度把握得恰到好处。

"登峰市长,一大早就来打扰您。"丁洪涛面色谦和,微微向前欠身。

"都是为了工作嘛。"臧登峰示意我们在沙发上坐下,自己则拉过一把木椅坐在对面,"你们东洪县可是防汛的第一站点,于书记非常重视你们的防汛工作,准备得怎么样了?"

丁洪涛端正坐姿,双手放在膝上:"登峰市长,我们东洪县的防汛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。解放初期修建的平水河大堤经过历年加固,防洪标准达到了五十年一遇。在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,我们有信心做好防汛工作。"

臧登峰微微点头,目光若有所思:"有信心是好事。但现在有些干部干工作,要么缺乏信心,打不了硬仗;要么盲目自信,容易疏忽大意啊。这两种倾向都要不得。洪涛同志,朝阳同志,防汛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你们两位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啊。"

我接过话茬:"登峰市长说得是。我们除了加固堤防外,还组织了两千人的抢险队伍,储备了十万条编织袋……。汇报完防汛工作之后,我补充道:书记啊,沿堤发展的五千亩西瓜种植基地,现在西瓜快要成熟了,欢迎市长有空来尝尝鲜。"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臧登峰脸上笑容深了些,转头对丁洪涛说:"看看,朝阳同志这个县长当得很有思路嘛。既抓防汛,又促增收,一举两得。"接着又问我:"电厂项目进展如何?省里的资金都到位了吧?"

我谨慎地回答:"电厂是我们县'四大工程'的重头戏啊,省计委的资金已经到位百分之七十,贷款合同也基本到位了。现在正在与省电力设计院签订建设合同,建筑单位也在磋商技术方案。"

"嗯,"臧登峰满意地点点头,"你们抓电力建设很有前瞻性。今年全省电力短缺问题特别突出,拉闸限电已经成为常态。这个问题一年比一年严重。朝阳啊,你们这个电厂建成后啊,不仅解决东洪县的用电问题,还能支援市里,意义重大。"

我注意到臧登峰说话时,目光大多落在我身上,只是偶尔瞥一眼丁洪涛。而丁洪涛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,但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。我心里暗道:“按说臧登峰作为分管交通的副市长,与洪涛书记应该很熟悉才对,现在看来,两人似乎有什么并没有熟一般。”

我适时将话题引回正轨:"登峰市长,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报往省交通厅的那个材料..."

臧登峰闻言,身体微微后仰,靠在椅背上,故作惊讶地挑眉:"咦?这就奇怪了。光明区的项目,怎么你们东洪县这么上心?按理说该是光明区的令狐区长来汇报才对啊。"

丁洪涛接过话,语气略显尴尬:"市长,是这么回事。我还在交通局工作时,考虑到光明区防汛公路时间紧任务重,特别是瑞凤市长在防汛调度会上特别强调过这个问题,我就把东洪县的五百二十万资金临时调剂到光明区了。"

臧登峰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,目光变得严肃:"洪涛同志,你的意思是你擅自挪用了专项资金?"

丁洪涛连忙解释:"不不,我给伟正书记和瑞凤市长都电话汇报过,当时您正在省里开会..."

"但你事后也没有补报,是不是?"臧登峰打断他,声音依然平和,却带着些许的不满,"现在你们来找我,是想把光明区的资金再调回东洪县?"

丁洪涛硬着头皮说:"市长,这本来就是省里拨给东洪县的资金。我们县的工业园区,这次三“胞”联席会,急需..."

臧登峰轻轻摇头,拿起桌上的茶杯慢慢啜了一口:"洪涛同志啊,首先三“胞”联席会又推迟了,不过啊私自挪用专项资金本身就是错误。你说请示过伟正书记和瑞凤市长,这个我不再深究。但现在又想将光明区的资金调给东洪县,这不是错上加错吗?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,这是财经纪律的硬杠杠。难道东洪和光明两地的资金申请额度完全一样?"

丁洪涛有些窘迫,从公文包里取出材料:"不完全一样,但总体差不多。东洪县申请的是五百二十万,光明区是五百一十五万,相差不过五万块,对五百多万的总金额来说可以忽略不计..."

"忽略不计?"臧登峰的声音提高了几分,放下茶杯时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,面色微笑的道:"洪涛同志啊,你这个县委书记就是这么当的?这么独断专行?专项资金差一分钱审计都要写说明,你这里五万块都忽略不计,是把市委市政府的规章制度当儿戏吗?"

办公室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。臧登峰一边说一边缓缓站起身,从门后拿起一条半旧的毛巾,在洗手盆里浸湿后拧干,开始慢慢擦拭桌面。他的动作从容不迫,一边擦一边说:"洪涛同志,你刚才说以前交通局经常这么干?谁这么干?市委市政府一定要追究责任。"

丁洪涛额头渗出细汗,掏出手绢擦了擦:"市长,我不是这个意思...是以前李显平和崔浩同志在任时这样干过..."

臧登峰停下动作,意味深长地看着丁洪涛:"哦,原来是他们。洪涛同志,教训深刻啊!这两位同志已经被纪委查办了嘛,不能再称同志了。如果你也这么干,承担责任的不只是你,还有市委市政府!所以这件事..."

他坐回座位,一边叠着毛巾一边语气坚决的说道:"这笔资金啊我会专门盯着。就算批下来,我也会按规定调拨给光明区。至于光明区和你们之间的债务问题,是你们两县之间的事,市政府不参与。但一旦审计发现问题,板子打在谁身上,谁就要负责!"

臧登峰用最平和的语气说着最严肃的话:"洪涛同志,你当时做出那样的决定,现在看来很不应该。作为县委书记,要带头遵守财经纪律啊。"

丁洪涛脸色一阵青一阵白,只得一再检讨:"是是是,市长批评得对,我认识不够,纪律意识不强..."

臧登峰神色稍霁,语重心长地说:"当前最主要的是防汛大局。于书记在会上反复强调,今年汛情可能超过去年。你们先把防汛工作做好,确保平水河大堤万无一失。省厅那边我会协调,资金使用要等市政府开会研究后再部署,眼下不讨论这个。"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离开副市长办公室时,已经快九点半了。丁洪涛一言不发,快步走在前面。走廊里的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。我知道他心里憋着气。臧登峰作为分管副市长,对丁洪涛这个县委书记毫不客气,言语间已经透露出明显的不满。这不仅是面子问题,更关系到一个县委书记在市委领导心中的分量。

走到办公楼外,风吹在脸上带着凉意。司机早已将汽车开到门口等候。桑塔纳车身上还沾着泥点。丁洪涛拉开车门坐进副驾驶,我坐在后排。车子发动时,发动机的声音十分平稳。

汽车驶出市委大院,拐上市区主干道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