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时两刻(11点30分),日头正高。
金夏两岛,四个大小战场,酣战死战正当时。
围头湾内海,外海,海门岛下游,石湖礁内湾,北部的同安湾。
明郑,福建清军,大几万将士,嘶吼着,钢刀对钢刀,弓弩对鸟铳,拼死搏杀,彻底杀红了眼珠子。
唯有一个地方,澳头巡检司,五通,中间的海域,还是处在最后的战术宁静。
桉山上主帅达素,老奸巨猾,守株待兔,一直在观察岛内外的战场形势,他要最后的黄雀。
同安湾方向,打生打死,已经杀到了离浦屿,破岛在即。
五通方向的郑逆海狗子,肯定已经赶脚了,心急如焚,最后的结果,绝对忍不住要北上。
老狐狸达素,就这么站着,等着,看着,随时准备敲锣打鼓,下令精锐之师,强渡海湾。
但是,隔着一个厦门岛,驻兵龙头山的延平王,怎么会让他如愿呢。
没错的,郑成功也是老武夫,久经沙场,一直手握一大堆精兵。
达素在等机会,等各路大军冲锋渡海,强势登陆厦门本岛。
延平王也是一样,潮水退下去了,后面也是能涨上来的。
你方罢唱我登场,等时机也差不多的时候。
也就轮到郑氏的军队,来一波大反杀,收割满清鞑子的头颅,沉海喂鲨鱼。
。。。。
石湖礁,炼狱杀场,还在继续对砍厮杀,砍头剁首。
郑军主将吴豫的坐舰,大熕船,周边几艘主力战舰,全部陷入了清狗子的围攻围杀。
之前,赖塔手下的两个猛将,色乐和拜哈拉。
带着两支小舰队,绕过吴豫的左右两协,直接冲锋冲杀,突破吴豫布置的前阵防线。
这两个老女真,面对铺天盖地的散弹钢雨,毫无惧色,斩杀溃兵,发疯似的,冒死决死冲锋。
残暴残忍,血腥重压之下,他们的船队水手,全部发疯了,一个个跟装了小马达似的。
最后,又挨了一轮重炮,伤亡了两三百人,成功贴上去了,开始跳帮登船,陷阵围杀。
此时,大熕船,吴豫的坐舰上。
底层,船舱,甲板,楼梯人行道上,铺满了尸骸,奇形怪状,横七八竖,血水叠加在一起。
有身穿布衣短打的郑军,也有身穿皮甲的女真人,还有身穿绿色灰衣的绿营兵。
不过,大部分的尸首,都是郑军的将士,死状惨烈,惨不忍睹。
砍头剁首,开膛破肚,残肢断臂,碎尸碎肉,五脏六腑,满地血污,肠子都流了一地。
甲板上的血水,还在冒着热气,汇聚成红色小溪,最后流入了船底,汇入海湾。
由此可见,大部分的郑军士卒,都是死于贴身近战,死在重兵械手中。
这是没办法的,入关之前,又或是几十年前。
关外的女真人,生于白山黑水,是原始部落状态,跟游牧民族差不多。
兵械上,一般情况下,都是靠缴获,自己打造的东西,都是比较简陋,骨朵是最常用的。
立足辽东,入关以后,兵械肯定就跟着进化了,军中盛行长柄大斧头,腰间还别着小斧头。
一手牛皮铁皮小圆盾,一手长柄巨斧,腰间小斧头,近战远战,攻守兼备。
再披上两层战甲,背上大稍清弓,那就是人形泰迪坦克,近乎无敌的存在。
不过,入关十几年后,局面就变了。
新出生的女真人,生于妇人之手,都养废了,青黄不接。